访谈主题:江源区司法局在线访谈实录
访谈时间:2019年04月03日
访谈嘉宾:江源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艳新
访谈部门:江源区司法局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江源区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请到了江源区司法局王艳新局长,就“法律援助如何更便民”与大家进行交流。
[王艳新]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今天来到在线访谈直播间与广大网友朋友们进行在线交流,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江源司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节目一开始,请您先介绍一下我区法律援助这一方面工作的整体情况吧!
[王艳新] 江源区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2000年,建立了区、镇、村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并在区法院、检察院、妇联、残联、共青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老龄委、工会、武装部等部门设立11个专门法律援助站,在各镇(街道)设立了10个援助站,已经形成“城镇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圈。主要为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妇女、下岗职工、贫困群众维权提供法律援助,同时承办有关部门交办的涉法涉诉案件。2018年,共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提供咨询1603人次、代理弱势群体案件533件、为群众挽回损失1900余万元,办理涉及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案件7件,避免经济损失近百万元。代理贫困户维权案件5件,代理其他扶贫案件4件,2018年中心被授予为吉林省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品牌单位。
[主持人]那么,您看如何更好的实现法律援助便民化?
[王艳新]法律援助既是一项法律制度,也是民生领域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的制度、工作,包括人员,必须要和服务的对象,也就是困难群众的要求结合得更紧,这样才能保障为群众提供经常的、及时的、高质量的服务。刚才你问到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法律援助工作的便民的服务措施。法律援助便民,这是社会始终关注的一个话题。实现法律援助的便民化,一是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站点建设,乡镇、街道、社区,人民群众聚集的集中地方要有法律援助专门的工作站和人员。二是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根据法律援助对象的特殊情况,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提供便利化的服务。三是在法律援助的服务窗口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具体就是在临街一层设立法律援助的便民服务窗口,提供无障碍通道。四是开辟绿色通道,快捷的办理有关法律援助受理、审查。五是对农民工工资维权案件、工伤待遇维权案件一律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标准。
[主持人]您看从行业角度来讲,法律援助对广大群众起到怎样的作用?
[王艳新]应该说在我们江源区法律援助律师是法律援助工作的主体力量。法律援助律师通过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困难群体维护合法权益、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持人]如果老百姓想要申请法律援助,您能介绍一下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吗?
[王艳新]根据《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的范围是:(1)刑事诉讼辩护、代理;(2)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3)请求给付社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抚恤金、救济金、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4)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村五保户、患有严重疾病的人请求侵权赔偿:(5)见义勇为者请求奖励与保护;(6)请求国家赔偿;(7)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受害人请求赔偿;(8)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务。
[主持人]那么下一步,我区将如何进一步抓好法律援助更加便民这一工作?
[王艳新]好的。党的十九大对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依法治国等作出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法律援助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提高援助质量,深化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为此,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增强人民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将涉及劳动保障、食品药品、教育医疗、婚姻家庭、涉及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遗产继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纳入江源区法律援助事项范围;二是降低法律援助经济困难门槛。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一律调整为人均收入低于同期白山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帮助更多困难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三是提高法律援助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法律援助需求。首先要健全完善服务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其次要完善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加大信息技术在法律援助流程管理、质量评估、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应用;再次是综合运用庭审旁听、案卷检查、回访受援人、质量评估、质量公布等方式强化案件质量管理;最后是要加强法律援助案例库建设,发挥典型案例在指导办案、提升质量中的作用,使免费的法律援助具有与收费法律服务同样的品质,甚至更优质,满足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要。四是深化法律援助制度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健全完善依申请和办案机关通知辩护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在看守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人民法院设立“律师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值班律师工作运行机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都能获得值班律师的法律帮助,发挥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中的职能作用。加强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扩大通知辩护范围到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二审案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中,对简易程序、速裁程序案件中没有辩护人的被告人,由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保障每一个刑事被告人的辩护权。五是加大法律援助资金投入与装备保障,提高从业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打造全省一流法律援助中心。
[主持人]好的,谢谢王局长今天做客我们访谈栏目,期待您下次再来我们的栏目,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法律方面的知识。
[王艳新]好,谢谢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