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文件

江源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4-01-2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白山市江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源区加快扶持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源政办发〔2012〕55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相关部门:

  《江源区加快扶持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六月一日

  江源区加快扶持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区畜牧经济和畜牧产业的发展,区政府优先安排了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项目,现就加快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发展条件

  (一)重要意义

  畜牧业发展水平是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区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畜牧业在我区农业乃至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畜牧业发展虽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加快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是区委、区政府立足“产业强区”战略目标,以当地森林资源为依托开发起来的一项惠民产业,认真做好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对壮大我区特色畜牧产业,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畜牧业优先发展、高效发展、长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条件

  我区发展长白山黑牛产业具有较强优势:一是具有自然资源优势。我区是长白山生态资源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国土面积13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6%,林下可利用经济植物资源丰富,境内江河溪流纵横,遍布于山林之间,且多为优质山泉水。这些自然资源为发展长白山黑牛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天然绿色饲料、饮水资源和林下放牧地。二是具有技术保障优势。我区早在1998年就开始进行人工授精改良肉牛,人工授精技术比较成熟,组织实施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我区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三是具有基础条件优势。该项目既适合规模养殖又适合于“一家一户”的散养,广大农民和林、矿区有条件的职工,都可以参与养殖,是一项增加收入的好途径。我区当地百姓有成功的养牛经验,为我区发展“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养殖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繁育基础和效益分析

  (一)繁育基础

  长白山黑牛是吉林蛟河天一牧业公司于2004年经过反复杂交选育试验,成功利用日本和牛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培育的高档肉牛。“长白山黑牛”的成功繁育,填补了我国高档牛肉生产的空白,有效缓解了我国高档牛肉消费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因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地区发展精品畜牧业的一个支柱性富民产业。

  (二)效益分析

  长白山黑牛母本饲养以粗放饲养为主,饲料以秸秆类为主,辅以糟糠类及谷物类饲料,其中谷物类饲料量需求很少,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饲养成本。据测算每繁育一头长白山黑牛犊的饲料成本为2800元左右(包括母本饲料及犊牛饲料),人工费(包括饲养员及收割饲草费用)1000元,繁育及药物费用200元,繁育一头长白山黑犊牛成本为4000元左右。农户散养节省出人工费用及部分饲草费用,每头牛成本3000元左右。目前,长白山黑牛牛犊收购价格为24元/公斤,以6月龄平均体重250公斤计算,每头牛犊价值6000元,规模饲养户每繁育一头长白山黑牛犊的利润为2000元,散养户每繁育一头长白山黑牛犊的利润可达到3000元。按照我区计划发展1000头长白山黑牛犊的目标计算,可实现产值600万元,实现利润25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大局,以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规模养殖和良种繁育为重点,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长白山黑牛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全面加快推进我区现代特色牧业经济的产业化进程。

  (二)目标任务

  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抓提速,三年大发展,四年新跨越”的基本设想,2011年,全区长白山黑牛母本(当地黄牛)饲养总量要达到300头。2012年,全区长白山黑牛母本(当地黄牛)饲养总量要力争达到1000头。其中标准化规模饲养场达到6个,养殖专业村要达到2个; 2012年末完成人工授精600头。2014年以后,通过研究市场,学习和掌握育肥技术,建立我区自己的育肥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链条。

  四、组织领导和推进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快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成立江源区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财政局局长、牧业中心主任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全区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工作(名单附后)。各镇(街)要把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工作,摆上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制定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统筹安排,精心部署,整体推进。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从本部门的职能特点和工作实际出发,为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和优质配套服务。区政府将完善考核制度,把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对在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工作中敷衍塞责、行动迟缓的镇(街)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

  (二)推进措施

  1. 鼓励长白山黑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1)大力发展长白山黑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方针,鼓励引导分散、小规模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2)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的要求,围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建设,支持建设长白山黑牛粪污处理中心,对周边小、散养殖户的牛粪便进行集中处理。(3)加强现代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加大对长白山黑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投入,坚持“引育繁”相结合,加快对长白山黑牛新品种培育开发。

  2. 推进畜产品加工精深化。(1)做大做强龙头加工企业。集中力量加快现有龙头企业改造升级,重点帮助企业在科研攻关、产品深度开发和规模扩张上实现大的突破。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与上下游相配套、内外贸相衔接的产业集群。加大力度扶持长白山黑牛产加销一体化建设项目,帮助辖区内长白山黑牛养殖、加工、市场一体化建设的规模场,争取吉林省畜禽养殖、加工、市场一体化示范项目。(2)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鼓励企业走精深加工、系列开发之路,突出营养、方便的熟食产品加工,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化妆品、保健品、医药中间体,帮扶大型长白山黑牛企业走精深加工之路。

  3. 优先安排产业发展项目。区发改、财政、经济、科技、林业、牧业、农业、金融等部门要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项目,落实好国家扶持中小型企业的优惠政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要把长白山黑牛产业列为重点支持项目,相关的基本建设资金要向长白山黑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同时区财政、国土、环保、工商、税务、金融办等部门要对长白山黑牛养殖项目规模养殖场给予积极扶持。2012年,养殖项目重点向长白山黑牛养殖项目倾斜。

  4. 增加资金及政策支持。2012年区财政将安排一定数额资金,扶持长白山黑牛繁育项目,资金分配如下:一是对长白山黑犊牛收购补贴。按合同成功收购1头长白山黑犊牛,补贴350元。二是对成功繁育长白山黑牛养殖户给予200元/头冻精和冷配费用补贴。三是对规模养殖场(户)的予以奖励:按照收购合同,成功收购100头以上长白山黑犊牛的规模养殖场(户),在每头补贴350元基础上,每头增加奖励100元,并奖励所在地镇(街)政府和区牧业管理服务中心各4000元。四是给予配种员工作奖励:年内配种100头以上,并且冻精使用率达到50%(50%意思是使用100剂冻精,配种成功50头)的配种员,年末奖励资金2000元。五是对发展长白山黑牛产业所实施的宣传、培训、服务、防疫、检疫、消毒等各项工作给予经费补贴。

  以上扶持政策适用于2014年7月成功收购的养殖场(户)。

  附件:江源区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江源区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赵玉兰     副区长

  副组长:万太刚     区财政局局长

  韩洪波     区农业局局长

  赵  岩     区牧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成  员:梁仁顺     区发改局局长

  董福臣     区林业局局长

  王成阁     区国土资源局局长

  林建华     区环保局局长

  吕书杰     区经济局局长

  刘庆贤     区科技局局长

  袁玉鹤     区商务和粮食局局长

  许文辉     区金融办主任

  何  鑫     区工商局局长

  办公室设在区牧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长白山黑牛产业发展具体工作,办公室由区牧业中心主任兼任。

  副 主 任:安兴华

  成    员:齐仲强、时文军、林华忠、兰秀香、安波、谷明强、王相会、张健、孟庆海、王中国、王忠连、宫长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