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解读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
1984年,国务院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收费公路政策。30年来,在收费公路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收费公路政策由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日益频繁,国内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从1978年到1984年,全国公路货运周转量增长了51%,客运周转量增长了156%。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公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数量少、等级低、路网连通度差,从1978年到1984年,全国公路总里程仅由89.02万公里增长为92.67万公里,6年间共增长4.1%。
(注:1978年未统计一级、二级公路里程)
1984年底,全国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只有1.9万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28公里,二级公路1.87万公里。全国37%的公路是简易的等外公路,近30%的公路晴通雨阻。干线公路经常出现交通拥堵,车辆平均时速不足30公里。北京到天津共166公里路程,平均需要6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国道104线和107线北京段多次出现严重堵车,导致交通瘫痪超过7天的情况。公路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加快公路建设,解决"行路难,行车难"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1984年12月,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批准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收费公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