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6-01-2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全区召开经济工作会议
1月25号,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在区文化活动中心机关礼堂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任务。
区委书记张石磊、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健刚和在家的副区级以上领导、各镇街、各部门、省直垂管部门相关领导及工业开发区、部分村、规模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对2015年度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了表彰奖励。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韩秀海在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
区委书记张石磊在会上讲话,他对做好2016年全区经济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科学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紧迫感。他强调,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动江源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的攻坚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必须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当前形势,立足实际因势而行,抢抓机遇乘势而为。要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宏观形势,认真分析制约发展的瓶颈障碍,准确把握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在推进转型发展进程中把形势把握得更准确,把问题研究得更深入,把对策考虑得更周全,把工作推进得更扎实,趋利避害,争取主动,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是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推动全区经济工作实现突破。张石磊强调,今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富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全面转型升级这一主线,加快推进市区一体化步伐,深入实施八大工程,重点建设八大园区,顺应新常态,激活新动力,抢抓新机遇,加快推进长白山特色生态资源产业集聚区和白山绿色转型发展核心区建设,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区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10%。围绕目标,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任务,即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要坚持以改革激活内生源动力,以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引领工程。着力推进转型升级,进一步实现稳定增长;要大力推进经济转型振兴工程,坚持多措并举,“加减乘除”一起做,特别是紧盯深圳富德、吉林交通投资、吉林森工、吉煤、欧亚、通化修正六大战略投资者,积极促进战略合作,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努力在扶优扶强中延伸产业链,在增量扩容中形成新的增长点,以稳增长的更好成效促进转型发展。着力推进园区建设,进一步壮大发展支撑;要紧紧围绕“八大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开发区的统领带动作用,加强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着力推进四化统筹,进一步促进全面发展;要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牢把握新阶段转型发展中心任务,全力推进“四化”统筹发展、同步发展、全面发展。着力推进城乡建设,进一步优化城镇载体;要紧紧抓住市区一体化有利契机,坚持与浑江区差异化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建设提质工程,打造和谐、宜居、安全、法治、文明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着力推进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围绕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深入推进“碧水蓝天”工程,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全力抓好生态建设,努力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发展环境。着力推进精准脱贫,进一步改善民计民生;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多思民生之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遗余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确保民生实事放心工程取得突出成效。着力推进县域治理,进一步提高法治水平;要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推进县域治理建构工程。三是强化发展保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要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积极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
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健刚在会上讲话时指出,2015年,全区上下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富区”不动摇,坚持实现“两城两区”目标不动摇,牢牢把握全面转型升级这一主线,狠抓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向好发展。预计实现GDP170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2%。完成一般预算财政支出22.3亿元,同比增长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亿元,同比增长15%,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529元和12232元,同比增长8%和1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4.9:57:38.1调整到5.4:56.4:38.2。全年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9亿元,实现增加值78.7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全年预计实现特色农业产值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0%。“互联网+”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成功引进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昌泰建工集团嫁接合作,电商产业园前期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三林木业拟打造的全国规模最大、产品规格最全的木业行业O2O电商平台网站主页已正式上线。围绕产业园区近、中、远期发展目标,高质量谋划包装各类转型项目164个,为推动产业园区梯次建设储备了优质项目。成功引进长吉图、汇丰泰、修正等一批投资集团,就人参生命科技产业园区、大阳岔镇旅游综合开发、200万吨包装饮用水、吉林佰瑞医药园等68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5亿元。人参生命科技产业园区2.5亿元土地收储一期工程融资工作进展顺利;20(s)人参皂苷Rg3眼膏、人参产业园道路和地下综合管廊等配套工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年投入资金3.28亿元,开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工程16项。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郭健刚强调,今年全区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七届十六次全会精神,重点突出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十个更加注重”和区委全会关于建设“八大江源”品牌、深入实施八大工程和重点建设八大园区的战略部署,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吉林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和实施市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按照区委确定的全年经济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改革为先,科技为本,环境为基,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水平。以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引领工程为重点,狠抓改革发展、技术引进、创新驱动各项工作,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二盘活存量,补齐短板,调优结构,进一步夯实转型发展基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核心内容。各镇街、各部门要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依据三次产业发展的不同现状,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活力、扩充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实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格局。突出存量工业企业盘活,经济、金融办、科技等相关部门要“一企一策”、精准发力,切实抓好存量企业复工复产和转型升级工作。要立足八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整体布局,研究制定“腾笼换鸟”、土地置换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链条企业向园区集中集聚,实现同类企业组团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融资新平台,积极引导域内金融机构加大对有信誉、有市场、有效益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着力破解工业企业资金短缺、产品结构不优等难题,推动停产半停产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生产企业产能进一步释放。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年特色农业产值要达到5.8亿元以上。突出现代服务业培育,要重点加快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产业园、三林木业O2O电商平台和奇楠沉香江源网三大平台建设,力争年内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三主攻园区,强化招引,高效推进,进一步提高增量拉动能力。全年要谋划包装重点项目170个以上,其中园区项目占比达到90%以上,三年内落地成功率达到70%以上。各镇街、各部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结合八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实际,开动脑筋,创新招法,主动出击,全力做好园区项目的宣传、推介和商洽,着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大企业和产业龙头领军企业入驻园区。全年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现到位域外资金101亿元。特色产业推进组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充分发挥和利用好15万元的园区启动和招商专项经费以及“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作用,全力推动八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进程。要借鉴吉林人参生命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定期研究解决园区建设、产业推进中涉及到土地、融资、人才等重大问题和制约瓶颈,切实保障总投资20亿元的修正200万吨包装饮用水、总投资1.4亿元的人参皂苷Rg3眼膏、总投资3.8亿元的吉林佰瑞医药园、总投资2.7亿元的永利药业保健品及中药制剂等11个园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四统筹建设,精细管理,强力整治,进一步强化宜居生态建设。各镇街、各部门要按照市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总要求,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安全、法治、文明的新江源。五狠抓帮扶,加大投入,强化保障,进一步优化民生改善质量。要抓住机遇,要足政策,进一步强化各项民生工程的推进力度,为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开局。郭健刚最后强调,各镇街、各部门要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狠抓责任落实不懈怠,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工作深入开展。区委副书记张海主持了会议并就各镇街、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谋划启动好全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宣传部)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