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常项工作在巩固和提高中谋求创新。强化公务员日常管理,注重年度考核、规范考核程序、方法,在“重实绩、细标准”上下功夫,把考核结果、日常管理与职务工资晋级结合起来、探索激励工作热情、提高服务本领、促进部门工作统一的管理模式。继续完善和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评聘工作,在岗位设置、年度考核、人员招聘上谋求创新,继续推动全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稳步进行。解决好国企改革社保并轨试点失业保险问题,争取在2015年年末将符合条件人员的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完毕。做好劳动能力鉴定,组织申报和工伤鉴定申报工作,继续完善工伤认定工作,规范程序,调查取证方式、方法上贴近实际,继续探索,确保实效。加强基层劳动关系协调平台建设,做好劳动用工备案督促指导工作,努力打造样板企业和模范工业园区为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开展健全和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五级管理服务体系,扩大劳动用工备案覆盖面,实现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全面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把案件量作为仲裁工作的生命线,在提高“快速结案率和调解率、自动履行率”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利用现有信息化平台,将信息化成果融入到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在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化解纠纷中谋求创新。
二是拟建白山市江源区职业技能教育中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2015年拟建白山市江源区职业技能教育中心,主要是对江源区现有各类培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扩大,拟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开设松花石雕刻、计算机应用、焊接、电子信息技术及应用、车工、数控车床、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工电子、中式面点、中式烹调 、保健按摩 、育婴员、月嫂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等课程,年培训各类职业技能人才3000人。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需要,积极配合再就业工程和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把就业训练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就业训练工作,设立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建成后将招生对象扩展到未升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普通初、高中毕业生、退复转军人、农民工子女、下岗职工、以及社会各年龄层次的城乡职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具备一定就业能力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三是“一卡通”建设,在扩大试点成果、提高社会认知度上谋求创新。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创新各种宣传方式,努力做到政策宣传无死角,特别是要抓好春节期间外出人员返乡的良好契机,突击宣传,努力做到返乡人员数据采集无遗漏;努力向上争取,积极协调各合作银行,争取为我区的“一卡通”建设工作多提供政策、资金、设备等支持;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及学校,重点做好16周岁以下的人群进行数据采集;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的前期准备,务必做到在发放的环节不错发、不漏发。
四是农民工维权工作,在注重实效上争取有所创新。在提高信访办案人员素质,简化办案程序,部门协调配合上下公夫,继续加大“农民工信访绿色通道”建设。工作中心前移,通过加大劳动监察,对企业法人开展劳动用工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经营者的法制观念;对农民工开展《劳动法》等涉及自身权益的法律法规教育宣传,让农民知法懂法,并能运用法律法规维护好自身权益。继续完善并健全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将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放在首位,坚决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的发生。 (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