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白山市江源区三友玄武岩矿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天。(2018.12.13—2018.12.14)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2天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439-3727755(王心鑫 行政审批科)
传 真:0439-3727755
通讯地址:江源区政务大厅一楼环保局行政审批科
邮 编:134700
项目名称:白山市江源区三友玄武岩矿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白山市江源区城墙街道爱林村四舍
建设单位:白山市江源区三友玄武岩矿业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白山市江源区三友玄武岩矿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项目租用白山市江源区城墙街道爱林村四舍的空地进行建设,占地面积18600m2,土地手续正在办理中。建设地经度126.55027、纬度42.10508。厂区南侧隔乡路12m处为圣源木业;厂区北侧21m处为空置房屋;厂区西侧紧邻为林地;厂区东侧31m处为鱼塘,距离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项目东北侧153m处二道羊岔居民住宅。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周围情况照片详见附图2。
建设性质:新建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66.8万元。企业自筹解决。
4、生产规模
生产规模:建设年加工17万吨石料项目。
5、主要建设内容及厂区平面布置
企业占地面积约18600m2位于爱林村,场地现状为空地,地表植被较稀疏。由于企业未批先建,现厂区已建设部分工程基础,并已安装破碎机及筛分机等设备。加工区位于厂区中部偏东侧,加工区厂房建筑面积为300m2;原料堆场位于厂区南侧;成品堆场位于厂区北侧;沉淀池位于项目加工区;防渗化粪池位于厂区北侧。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间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生产粉尘。
①无组织气体预测分析
采用Screen3 Model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计算本项目所排放的粉尘,本项目面源无组织排放预测参数取值见下表。
表25 面源无组织排放预测参数一览表
参数 面源
高度 面源
长度 面源
宽度 污染物排放量 平均
风速 评价标准
原料堆场、成品堆场、破碎筛分车间、厂区道路 5m 150m 90m 1.13g/h
1.6m/s 1.0mg/m3
采用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估算模式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根据预测结果项目厂界处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为0.1332mg/m3,下风向最大浓度距离为264m处,颗粒物浓度为0.3532mg/m3。距离项目最近的为东北侧153m居民住宅,该处环境敏感点位于厂区下风向,颗粒物浓度为0.305mg/m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治理措施:本环评建议在破碎机进料口设置水喷淋除尘设施,并在破碎机进料口设置防尘罩,筛分设备及产品传输带用彩钢板卷顶进行密封隔离,在各传送带下料口设置喷淋除尘设施减少粉尘逸散;另外本项目破碎车间、筛分车间均采用全封闭式彩钢结构,可有效控制扬尘扩散排放;喷淋降尘处理效率50%、车间封闭抑尘处理效率95%。
堆场需采用篷布遮盖,并设置喷淋抑尘系统。厂区地面硬化,定时喷洒抑尘控制堆场、装卸物料、厂内运输扬尘。
②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估算模式SCREEN3,采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导则推荐,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26 大气防护距离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表
排放源名称 污染指标 面源有效高度(m) 面源宽度(m) 面源长度(m) Cm
(mg/Nm3) Qc
(kg/h) L
(m)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m)
焊接 颗粒物 5 90 150 0.9 1.13 无超标点 0
根据预测结果,本次环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为“无超标点”,对于没有超标点的无组织源可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和生产废水。厂区不设食堂、宿舍,无餐厨废水、洗浴废水。
生活污水:厂区员工12人,全厂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288t/d。生活污水水质为COD 250mg/L、BOD5 150mg/L、SS 200mg/L、NH3-N 25mg/L。各污染物产生量为:COD 0.013t/a、BOD5 0.007t/a、SS 0.010t/a、NH3-N0.0013t/a。项目新建1个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化粪池容积为12m3,可有效收集30日的生活污水量;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化粪池设置为一般防渗区,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并铺防渗膜。使沉淀池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
生产废水:主要为筛分过程产生的废水,喷淋抑尘无废水排放,全部蒸发损耗。其中成份主要包含有矿物质、砂砾等,其中主要污染因子为SS,废水具有SS浓度高的特性。筛分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筛分工序。
治理措施:厂区现有1个沉淀池,沉淀池规格为10m×3m×2m,容积为60m3;筛分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使其闭路循环,不外排;沉淀池容积可有效处理本项目产生的筛分废水;另外,沉淀池设置为一般防渗区。沉淀池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并铺防渗膜。使沉淀池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
(3)地下水质量染影响
由于地下水污染不可逆,一旦受到污染很难恢复,因此采取地下水防渗措施,保护好当地的地下水资源。沉淀池、化粪池为一般防渗区,原材料堆场、破碎车间、筛分车间、成品堆场设置为简单防渗区。
一般污染区防渗措施为: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并铺防渗膜。使沉淀池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
简单污染区防渗措施为: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地面硬化。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源强:本项目为一班制,仅在白天进行生产,主要噪声源生产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如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以及运输车辆噪音等,噪声范围在80~100dB(A)之间,主要噪声源详见下表。
表27 项目主要噪声源强表
设备名称 声压级dB(A) 采取措施
颚式破碎机 100 低噪声设备、减震、隔声
标准圆锥机 85 低噪声设备、减震、隔声
双层振动筛 80 低噪声设备、减震、隔声
预测模式:
①多声源在某一点影响叠加模式
式中: LP总—N个噪声源叠加的总声压级,dB(A);
LPi—第i个噪声源对该点的声压级,dB(A);
N—噪声源个数。
②点声源传播衰减模型
Lp=LpO-20lg(r/ro)-A;
式中: LP—距声源rm处声压级,dB(A);
LpO—距声源rOm处声压级,dB(A);
r —距声源的距离,m;
rO —测量参考声源与点源之间的距离,m;
A—环境因素衰减量,dB(A)(包括地面、气象、植被、建筑物等因素对噪声的衰减),A取8。
预测结果及评价:
本项目营运期噪声源主要是机械噪声。为减少噪声污染,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大的排放源,采取基础加固、减震等措施,并将破碎车间、筛分车间设置为封闭式、各储存区设置为半封闭式,通过隔声措施控制噪声声波的传播途径,可有效减少噪音。另外,还需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正常生产噪声;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本项目仅在昼间进行作业,不存在夜间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
本项目破碎、筛分车间噪声源叠加简化为一个噪声源,再将噪声值进行叠加,经计算噪声源的噪声值叠加后为100.31dB(A)。经过基础减震、车间隔声后,项目噪声值可降低25 dB(A)。破碎、筛分车间再经距离衰减后按上述公式,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28 噪声影响预测结果统计表单位:dB(A)
监测点位 破碎、筛分车间到厂界及敏感点距离 昼 间 夜 间
现状值 贡献值 预测值 现状值 贡献值 预测值
N1东 19 53.3 49.73 54.88 44.6 / /
N2南 53 53.9 40.8 54.11 43.8 / /
N3西 50 52.8 41.3 53.1 42.7 / /
N4北 63 54.0 39.3 54.14 42.4 / /
东北侧住宅 206 51.8 29.03 51.82 42.5 / /
标准(1类区) 55 45
由表33可知,项目厂界处昼间噪声贡献值均能够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限值要求。距离项目东北侧厂界最近敏感点153m处居民住宅昼间噪声预测值能够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区标准要求。
治理措施:
1.总平面布置
从总平面布置的角度出发,将破碎生产线布置在远离噪声敏感点位置。破碎、筛分车间采用全封闭式彩钢结构,进行封闭隔声。另外在考虑在绿化设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在厂房周围设绿化带,在厂界处种植高大乔木以阻隔噪声的传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设备减震降噪措施
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选择噪声低的设备,破碎机、筛分机、等设备设置台基减震、橡胶减震接头及减震垫等减震设施,在生产运转时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加强管理
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正常生产噪声,同时确保环保措施正常运行;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笛,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
4.生产时间安排
项目生产为昼间进行,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夜间(22:00-6:00)和午休时间(12:00-1300)禁止生产。
(4)固废物影响分析
工程产生的固废主要有机电维修车间设备维修产生的废棉纱手套,职工办公生活过程中将会产生少量的办公生活垃圾。另外,沉淀池产生少量沉砂。
沉淀池产生的沉砂产生量约5t/a;
员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本项目需职工12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08t/a;
废棉纱手套:机械维修将产生一定量的废棉纱手套,产生量约为0.1t/a,同生活垃圾一同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根据危险废物名录豁免清单第9条900-041-49废弃的含油抹布、劳保用品,混入生活垃圾,全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
(5)运输线路影响分析
本项目原料石材为东北亚铁矿开采产生的废石,距离项目区西侧5km处,原矿采用汽车运输至厂区原料堆场;厂区碎石加工产品运至距离厂区西侧0.5km的混凝土搅拌站。项目运输过程中沿途经过的五岔村,五岔村居民约200户,运输车辆途径敏感点距离约为1.1km,车辆沿线将产生运输扬尘、噪声及散落碎石等污染。
本环评要求车辆运输途中限速行驶,途经村庄时,禁止鸣笛,车辆顶部篷布遮盖,减少碎石散落,对运输车辆及道路应洒水降尘,及时清扫。由此可以看出项目原料、产品运输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影响较小。
吉ICP备2021005434号 网站标识码:22060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