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心、顶住压力,全力以赴稳经济、稳市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好于预期,多数经济指标“止跌”效果明显,全部指标实现“转正”,总体经济发展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关键词:平稳增长,好于预期
一、经济运行总体特点
初步核算,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19亿元,同比增长5.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6%;第二产业增长6.3%;第三产业增长5.2%。
(一)从三大产业看:一产平稳增长、二产强力拉动、三产好于预期
1.农林牧渔业稳定增长。上半年,江源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78亿元,同比增长5.6%,拉动GDP增长0.4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1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强力拉动。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7亿元,同比增长2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提升3.4个百分点。三大行业中,采矿业同比下降5.5%;制造业同比增长31.4%,拉动GDP增长4.05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5%,拉动GDP增长0.98个百分点。
3.在地建筑业产值提升明显。上半年,在地建筑业实现产值4.83亿元,同比增长12.5%,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提升31.4个百分点。
4.服务行业多数增长,个别下降。上半年,全区14个服务业行业中,13个行业正增长。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营业额分别下降5.7%、增长17.4%、38.3%和14.6%;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3.4%;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2.3%;居民服务业下降50.7%。
(二)从需求看: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向好
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0.02亿元,同比增长15.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的负增长提升34.7个百分点。
2.消费市场明显活跃。上半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6亿元,增长2.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0个百分点,较一季度的负增长提升12.4个百分点。
(三)从要素指标看:金融领域亏损收窄、保费收入下滑面降低
1.上半年,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佣金及手续费较同期减亏0.57亿元。
2.上半年,保费收入较同期下降4.6%,与同期相比下滑速度减少5.7个百分点。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问题
从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经济整体好于预期,指标全部实现正增长,部分指标回稳,但下半年面临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
(一)农业方面。一是受“非粮化”政策影响,江源区本着“遏制新增、消化存量”原则,本年度没有新增经济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增长。二是玉米、大豆价格下跌,导致种植业产值下降,影响农业经济增长。三是成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且农产品加工企业,没能形成产业链条,产业附加值较低。四是畜牧业受价格下滑,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养殖利润小等因素影响,增长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二)规模以上工业方面。上半年虽然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但下半年基数相对较高且逐月攀升,支撑全区工业增长的重点企业增长空间不断缩减,增长压力较大。同时,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持续低迷,下半年需弥补上半年生产缺口,木材加工企业订单下滑,均对规模工业增长形成制约。
(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是在库项目明显不足,上半年仅新增项目11个,现有在库有效投资项目15个,项目储备与新开工项目数量明显不足。二是部分项目受批文、批复影响,工程进度缓慢,无法形成实物量,影响入库。三是受下半年基数影响,特别是8月份以后高基数影响,增长难度较大。四是入库项目质量、申报材料以佐证材料完善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一是受人口减少、老龄化严重影响,购买力下降。二是知名品牌及连锁店少、商品种类不足、距离市区较近,高消费人群习惯性市区消费,消费外流现象突出。三是域内有固定收入大企业少,居民收入稳定性不足,消费信心不足。四是消费观念发生转变,网络购物分散线下消费群体,大型商超促销活动效果不及预期,群众购物热情度较往年有所下降。
(五)商品房销售方面。一是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商品房购买力下降。二是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等安居工程尚有剩余房产,商品房刚需减少,商品房销售市场总体供大于求。
(六)服务业方面。一是规模服务业企业户少,全区仅有3户规模以上服务业,受单户企业波动影响较大,容易形成行业大起大落。二是新入库居民服务企业增量不足,没能形成正向拉动,反面拉低了服务业增长。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农业方面。一是在保障粮食稳定生产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结合域内优势,立足长白山林下资源,提高小浆果、山野菜、中药材种植质量,进一步延长林产品产业链条。三是调整畜禽养殖结构,巩固养殖产能,培育龙头企业,扶持标准化养殖,提升畜禽产业抗风险能力。四是从政策和技术支持方面提升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服务力度,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产业化联合体,有效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规模以上工业方面。一是稳工业“基本盘”。确保在库企业稳定生产,特别是支撑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重点企业。二是支持建材企业在错峰生产框架下,尽可能提升有效产出率,遏制产值大幅下滑。三是深挖煤炭开采及洗选潜力,推动矿产企业优化生产,力争行业由负转正。四是推动发展意愿强烈企业提质增效,鼓励企业开拓市场和申报政策扶持,力争更多企业技改升维,扩能发展。
(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是抓在库项目,加快投资进度,提高企业凭证质量,充分释放存量项目支撑。二是紧盯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入统各个环节,全面提速项目审批,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稳固后续投资增长。三是强化大项目拉动效应,主动对接企业,完善项目入统材料,推进项目进程,推动尚未入统潜力项目尽早转化为有效投资。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一是引导商贸企业开展让利促销,落实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提升。二是立足实情,谋划针对暑期学生回流的消费项目,激发消费活力。三是做好挖潜培新工作,对拟入库企业加大入库力度,力争三季度完成数据承载。
(五)商品房销售方面。一是加大征拆回迁去存量房力度,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安置比例,满足被安置居民购房意愿。二是精准对接企业,聚力谋划目前江源黄金地段停滞楼宇开发项目,推动停滞楼盘尽早盘活,同时持续扩大优势商品房的销售规模,实现资源盘活与市场拓展的双向赋能。
(六)服务业方面。一是在推动空白服务行业企业入库方面精准入手,补足行业空白。二是加快完善拟入库居民服务业企业入库资料,推动尽早入库入统,填补该领域经济数据支撑不足。三是依托地域、资源优势,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文化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