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发展规划>>统计信息

江源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7-03-0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2016年白山市江源区社会消费平稳增长

  2016年,白山市江源区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富区、创新兴区”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区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社会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303.3万元,同比增长9.3%。
  一、江源区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从报告期来看,消费市场回暖趋势显现
  2016年,四个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77336.2、83029.5、101061.4、94876.2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6%、7.3%、12.5%、7.6%。全年成蛇形上升趋势,消费品市场稳中求进。
  (二)从城乡区域看,消费结构优化,乡村潜力释放
  全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8233.2万元,同比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07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乡村消费增速连年保持高于城镇态势,乡村消费空间广、潜力大、活力旺等特点不断凸显,后续能力强劲。
  (三)从行业结构来看,批零住餐销售额增速平稳
  全年,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2547.6万元,同比增长11.0%;零售业实现销售额363084.1万元,同比增长11.4%;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514.2万元,同比增长14.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8411.6万元,同比增长16.9%;商品零售业占总销售额的近八成,其主导地位明显。
  (四)从经营规模来看,限下权重依然独大
  全年限额以上部分实现零售总额为27238.4万元,同比增长14%;限下部分实现零售总额为329064.9万元,同比增长9.0%,限下权重超九成,江源消费市场整体偏弱。
  二、当前江源区制约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规模偏小
  2016年,江源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303.3万元,总量位居白山市各县(市)、区第四位。虽然总量同比增长9.3%,但与总量排名第一的浑江区(1265720.3万元)差距也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及交通的日渐便利,本地居民往往选择临近的浑江区购房、居住及消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源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壮大。
  (二)消费市场增长乏力
  近年来,随着江源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高端领域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汽车、高档服装、装潢建筑装饰材料等商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当前江源区缺少汽车销售专门店,高档服装、装潢建筑装饰材料销售稍显滞后,居民消费有需求难以释放,消费矛盾突出。
  (三)电商消费分流市场份额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网购已经成为一种便捷、时尚的消费方式。由于白山市江源区自身条件有限,供应消费产品不足,随着消费群体日益扩大,异地网络消费成倍增加,将继续分流本地传统方式的商贸市场份额,特别是,江源区在网购上多是消费者而非经销者,这样势必会造成消费金额的大量外流,这部分购买力的外流对江源区消费品市场影响会越来越大。
  三、促进江源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培育消费热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加快推进干饭盆国家AAA级景区、寒武奥陶地质公园、枫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开发进程,精心设计鉴石、赏枫、采摘、探险、赛车等系列旅游路线,真正把江源打造成为长白山旅游路线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二是立足湾沟蓝莓、石人瓜果、砟子黑木耳资源优势,积极与国内产业龙头企业对接合作,着力打造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集中区,提高农特产品深加工率,为江源区商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加快扩展商贸流通网络,扩展消费市场
  2016年,随着欧亚购物中心的开业,中心城区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已经基本完善,结合市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布局,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品牌店,辐射吸引全市居民到江源购物消费。同时,把重心转到以镇、村为主的二级和三级网络体系建设上,加快引导和推进连锁企业重心下沉,经营范围向社区和乡村延伸,在完善中心城区、镇街、村屯的三级区域商贸流通网络格局的同时,加快向全市大网络的融合,为江源区消费品市场平稳向好发展提供后续保障。
  (三)积极扶持电商创业,提高新兴业态发展水平
  一是要加快推进“互联网+绿色食品”电商销售平台建设,力争将我区参、蛙、菌、药、菜等更多的农特产品纳入网上进行销售。积极引导基地和企业加大产品包装和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江源区农特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和知名度。二是加快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产业园、三林木业020电商平台和奇楠沉香江源网三大平台建设,增强商贸流通网络辐射能力,促进江源区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  (付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