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白山市社会化服务“五进”社区,白山市江源区创新实施社会化服务“一十百千”工程,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动社区社会化服务高效、跨越发展。
培养一支专业队伍,让服务有骨干。出台《白山市江源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四项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聘13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的社区“两委”成员,按月发放100元、150元职称补贴。组织未取得社会工作职称的149名社区“两委”成员,全员参加资格考试,聘请专业培训团队开展考前辅导。开办社区干部“双休日”课堂,邀请高校教授、知名社会组织负责人,围绕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实战经验的内容进行专业课程,努力培养一支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培育十个示范组织,让服务有标杆。区级投入100余万元,与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联合创办“白山市江源区社区社会化服务孵化基地”。邀请吉林省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学者先后4次到江源调研指导。组织相关人员到厦门、成都和省内优秀社会组织学习社会工作先进理念做法,确保全区10个镇街分别打造1个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目前,已成功培育新世盛丰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民办昌泰怡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示范性组织,创建了爱心洗理、医养服务站等多个社会化服务品牌。
建立百家合作网点,让服务有平台。在10个镇街成立社会工作办公室,制定社区社会化服务准入标准、退出机制,择优选取百家经营状况较好、信誉较高的超市、餐饮店、洗衣店、理发店等企业商户共同开展社会化服务。在社区设立社会化服务窗口,为居民建立需求档案,采取商户让利+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补贴的方式,广泛开展“为老、为少、为特”的社会化服务。安排专人依托“我的e社区”APP同步做好“线上+线下”的社会化服务信息咨询、供需对接,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招募千名志愿人员,让服务有力量。在社区建立“帮客”工作站,按需发布志愿者招募公告,按类别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工作指导。制定在职党员“一人一证一号一卡”、服务等级评定等制度,扎实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采取积分兑换奖品的方式,引导志愿者、在职党员以义工的身份参与社会化服务,构建“专业社工+千名义工”的“两工”互动工作格局。年初以来,全区累计开展各种无偿公益类社会化服务200余次,参与志愿者3000余人,涌现出“民强社区老党员党小组服务队”等一批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