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在白山市江源区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白山市江源区财政局局长 万太刚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江源区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提请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我区财政工作按照区委对财政工作的部署和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以实现全面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改革发展、安全稳定、民生福祉三个领域,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增收节支,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任务。
(一)公共财政预算
1、财政收入
2014年,全区地方级财政收入68313万元,完成预算的92.1%,比上年实际增加896万元,增长1.3%(地方级收入加上上划中央级收入,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86827万元,下降1.9%)。其中,增值税4462万元,营业税8193万元,企业所得税2858万元,个人所得税1322万元,资源税2411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724万元,专项收入1686万元,行政性收费收入2933万元。
地方级财政收入68313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53314万元,上年结转9051万元,调入资金16342万元,全区财政收入总计247020万元。
2、财政支出
2014年,全区财政支出213328万元,比上年增加6991万元,增长3.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57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484万元;教育支出3090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66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3632万元,城乡社区1708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321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1814万元。
全区财政支出213328万元,加上解支出、地方债还本支出和结转下年等33692万元,全区财政支出总计247020万元。
2014年,全区安排总预备费1200万元。动用情况是:(1)五七家属工基本养老保险312万元;(2)湾沟枫叶福利扶残处救助资金100万元;(3)接收破产企业人员医疗保险330万元;(4)用于消防设施及装备建设、信访维稳办案等支出69万元;(5)偿还到期政府债务等支出389万元。
3、全区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4年,全区财政收入总计与财政支出总计相抵,结余为零。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4年,全区基金预算收入1327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上级补助收入和调入资金等25920万元,收入总计39190万元。全区基金预算支出10950万元,加上调出资金10753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17487万元。
二、2014年财政工作
(一)切实抓好收入,依法应收尽收。今年各征收部门在国内经济低位运行、区内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整顿和煤炭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全力组织收入。一是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将税收任务纳入绩效考核。二是加大税费稽查力度,挖潜堵漏,应收尽收,保持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三是加强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深入开展税源调查研究,关注重点税源变化,强化财政、税务、煤炭签证处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四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完善非税平台的管理。
(二)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一是落实国家税费优惠政策,减免小微企业税收,落实营改增政策。二是支持我区产业园区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三是建立民营企业专项发展基金和小微企业扶持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促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健康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四是加强政策研究和对接协调,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15.6亿元,有力推动了我区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农业、水利、暖房子、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夯实民生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财政保障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力保证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民生支出。一是拨付资金3130万元,用于就业岗位补贴、职业培训,扩大公益性岗位开发规模,促进困难人员就业。二是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提高保障标准,拨付资金60000万元,保障企业基本养老及时足额发放;拨付资金6974万元,用于城乡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发放;拨付资金4012万元,用于社区建设和确保优抚对象、农村五保供养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三是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拨付资金41814万元,用于实施保障性住房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等;拨付资金1298万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拨付资金1081万元,用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拨付资金1399万元,用于农村安全饮水项目。
(四)落实惠农政策,推进“三农”工作。拨付资金1470万元,用于湾沟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土地治理项目。拨付资金967万元,用于榆木桥子小河口堤防和头道阳岔村水毁工程等城市防洪设施建设项目。拨付资金858万元,用于石人小河口沿江路、砟子环城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拨付资金417万元,用于农村道路及绿美化等新农村建设支出。拨付资金905万元,用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综合直补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补贴,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五)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优先支持教育发展,拨付资金1800万元,落实义务教育,加大校舍维修改造投资力度。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拨付资金11872万元,用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拨付资金1893万元,用于医疗机构维修改造等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拨付资金1416万元,推进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改革。三是支持公益文化事业,拨付资金837万元,支持农村文化大院、送戏下乡、群众体育等文化惠民工程,落实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
(六)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促进预算公开透明。二是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三是规范预算执行,严格控制追加预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四是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认真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全区政府采购额4637万元,节约资金370万元,节约率8%。六是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与范围,完成概预算83项,提报资金43919万元,审定资金39823万元,调整资金4396万元,调整率为10%。六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重点部门和单位的专项资金和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资金、非税收入等深入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财政违法行业处罚处分条例》及时处理。七是提升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动态化管理。
三、财政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收入形势依然严峻。受国内经济低位运行和煤炭行业长期停产整顿等因素的影响,我区组织收入极不稳定,税收质量下降。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出压力依然较大。随着民生工程支出不断增加,刚性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可支配财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政府偿债进入高峰期,2014年地方预算中仅偿还债务本息支出安排32825万元,政府偿债压力巨大。这些困难和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发展逐步进行解决。
四、2015年预算草案
2015年我区财政预算安排遵循的原则是:落实中央深化财政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我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的支持力度;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监督,严肃财政纪律,硬化预算约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
(一)公共财政预算
1、财政收入
2015年,全区一般预算地方级收入计划71729万元,比2014年实际增加3416万元,增长5%(地方级收入加上上划中央级收入,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92174万元,增长6.2%)。
2、财政支出
一般预算地方级收入71729万元,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调入资金等104367万元,全区一般预算收入总计176096万元。扣除预计上解支出、地方政府债券还本和调出资金28948万元,全区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47148万元,比2014年预算增长7.6%。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5年,全区基金收入计划209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7487万元,全区基金收入总计19579万元。扣除调出资金10723万元,全区基金支出安排8856万元。
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2015年预算任务
围绕中内深化财政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区委新一年的工作计划,2015年财政工作重点做好以下方面:
(一)努力增收节支,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认真研究国家税收政策,加强预算执行分析、税源情况分析和重点税源监控,狠抓财政收入进度管理,努力将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政收入上来。二是积极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提升非税收入质量,降低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三是认真研究中央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积极对上衔接,不断加大争取资金力度。四是压一般保重点,调整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支出、重点支出,压缩“三公”经费支出,降低运行成本。
(二)落实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富区”不动摇,以实现“两城两区”为目标,紧紧围绕实现转型升级这一主线,建立健全财政激励扶持机制,推动经济增长长效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全区创新体系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发展。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和社会的负担,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健康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三)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镇容村貌规划整治建设,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加大改水改厕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积极支持乡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试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加强合作医疗基金收支监管,积极支持农村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四)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安排好各项就业补助资金,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支持自主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城乡低收入人群、失业人员、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投入。三是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加快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设,支持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支持食品安全工程和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支持教育发展,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校舍安全工程。五是推进科技、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保障政法、信访、安全生产等资金需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
按照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严肃性和公开性。完善公用经费定额体系,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扩大项目支出绩效考评范围,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推动重大项目资金使用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管理,全面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铺张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推进各项财政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各位代表,2015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