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专题栏目

江源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3-12-31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江源信息《第十期》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树“牢”群众观念。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全面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结合全区科级干部党的十八大精神轮训班,学习贯彻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专题辅导,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利用江源电视台、《江源》半月刊和江源区党员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开办“江源区大讲堂”,向党员群众宣传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是深入调研走访,找“准”实践方向。结合“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和走访慰问等活动,区委、政府领导班子带队开展专题调研,收集梳理问题和意见建议132条。结合大学生村官“六个一”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会议、入户走访等方式,围绕党员干部工作作风问题、基层党建难题及如何开展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面向全区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员及群众公开征求意见300余条,切实增强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解决突出问题,抓“实”服务机制。在巩固“解民忧、办实事”活动成果基础上,选派部分党代表深入基层重点解决突出矛盾纠纷,查摆影响发展、民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区级领导“包村增收”、区直部门“五联五包”、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三大长效机制,建立集中活动周制度,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使全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得力,为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坚强保障。(区委组织部  王振宇)

  区纪委统筹推进“权力入笼”工程

  一是加强领导,确保“权力入笼”工程顺利实施。组建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其他副区级领导为副组长,10个重点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构筑实施“权力入笼”工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规范“权力入笼”承诺书(式样)和部门行使重要职权提前报告书(式样),对各部门“权力入笼”承诺和行使重要职权进行统一规范。确定30个重点部门作为构筑“权力入笼”工程的重点,以抓重点带动全部,推进全区“权力入笼”工程扎实开展。

  二是精心组织,分层次召开“权力入笼”会议。全区构筑实施“权力入笼”工程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各镇(街)、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四项工作:规范制约,确保“权力入笼”;“分权设笼”,确保权力制衡;完善制度,确保“笼子”坚固;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针对全区30个重点部门和系统的“一把手”和部门纪检组长,专门召开全区重点部门“一把手”集体约谈会,对各部门构筑实施“权力入笼”工程提出五项要求:及时动员部署,认真研究、谋划、构筑、实施“权力入笼”工程;严格按照机构编制“三定方案”规定,做好清权、确权、制定权力运行流程、编制限权制度;成立区权力审核小组,审核把关各部门确定的重要核心权力;各部门纪检监察组织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配合本部门把“权力入笼”工程构筑实施好;严格按照《白山市江源区构筑实施“权力入笼”工程实施方案》限定的时间,按时保质完成并上报各阶段工作任务。

  三是强化措施,确保“权力入笼”工程扎实开展。区构筑实施“权力入笼”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5个工作组,党风室负责组织协调、综合指导、考核评估等工作;纠风室、执法室、宣教室、软环境室分别负责区直各部门、省市垂管单位、区党群口、各镇(街)“权力入笼”工程的推进实施、监督检查。制定下发《白山市江源区“权力入笼”工程实施指南》,进一步细化各阶段工作完成的时间、推进步骤和重点任务,便于各部门操作。(区纪委  王长江  杨喜军)

  区委宣传部创新形式开展“植根工程”活动

  一是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关爱园的阵地优势和“五老”的宣传带动作用,下设的600多个关爱园已成为“植根工程”活动站,成立了27个“五老”宣讲团广泛开展宣讲,使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村入户,植根群众心中。

  二是丰富宣讲方式。采用“炕头唠、楼上讲、院里演”的方式让十八大精神进村入户;以逐户走访的形式宣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召集青少年以自编顺口溜、快板书、舞蹈、大秧歌等形式宣传相关政策和精神。

  三是广泛开展宣讲。充分发挥村支书、致富带头人、创业青年的作用,以“我的成功路”为内容现身说法,目前共有草根宣讲员119人,开展宣讲活动450余场,受教育群众近万人。(区委宣传部  范学芬)

  区农业局加强雨后农田管理确保秋作物健壮生长

  一是立即排水。对积水农田采取多种排水措施,清除田内杂物。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尤其是低洼积水田,加大力度开好四边及十字排水沟,避免长期泡水出现农作物倒伏现象。

  二是抓紧施肥。由于水涝造成肥料中钾和氮的流失,及时追肥,对叶面喷施氮、钾等肥料补充营养,以免造成后期脱肥。

  三是加强中耕。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及时进行中耕,破除土壤板结,改善通透性,增强抗倒伏能力。

  四是做好高温高湿型病害防治。由于田间湿度大、温度高,极易引发大小叶斑病等各种病虫害,全力做好雨后的玉米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区农业局  王 强)

  区审计局完善“三项机制”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审计项目现场公示,采取召开审计进点会议和张贴审计公告等形式,公开审计组成员、审计依据、审计时间、项目内容、“八不准”工作纪律、审计线索的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内容。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对制度性、政策性内容长期公开,对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对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对动态性工作随时公开。

  二是完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根据《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建立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机制,根据审计质量检查实施方案,对年度实施项目统一检查,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审计项目,促进审计质量提高。

  三是完善审计执法跟踪督办机制。成立由法制科、办公室成员组成的督察办公室,到项目审计现场督进度、督质量、督廉政;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结合审计回访开展督察,督察审计报告落实情况、审计人员廉政情况等,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区审计局  张 鑫  崔 娜)

  区法院三举措积极做好民事调解工作

  一是坚持自愿原则,尊重当事人的独立自主意识。坚决杜绝审判人员以判压调,切实提高当事人合意的自治程度。调解协议只要是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即合法有效。

  二是提高调解水平,加强调解人员调解能力和技巧。开展形式多样的调解经验交流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干警,特别是经验不足的法官的调解技巧。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法官开展专题研讨会,创新调解方法,传授调解艺术,提高广大干警适应形势变化,不断提高调解工作能力。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民事调解工作有效开展。大力推行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意见的规定》中确立的两种激励机制,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义务时,加强强制执行力度;鼓励当事人就义务履行设立担保,一旦出现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情况,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担保人的财产或担保物,保障当事人利益的顺利取得。(区法院  徐 鸿  陈一丹)

  区环境保护局全面开展第三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

  一是全面规划部署。按照第三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的申报要求,全区有10个镇(街)所属的30个行政村纳入到项目计划,总投资1763万元,其中申请国家、省专项资金1322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441万元,整治项目90项,受益人口近4万人。

  二是成立项目推动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纳入到对镇(街)考核范畴,并按照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紧密配合、协调联动,全力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各镇(街)均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示范项目的现场勘查,立项、招投标、环评等前期手续已办理完成。

  三是设立示范项目资金专户。严格执行报帐制度,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现象。将示范项目建设情况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在政府网站上予以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与各镇(街)签订责任状和安全生产责任书,已经将地方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到位。(区环境保护局  刘信宇)

  【简讯】

  ▲大阳岔镇计生办邀请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医院的医护人员进村入户,免费为农村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开展生殖健康检查服务活动。受检人数达151人,发放计划生育漫画集50本,计划生育宣传单100余份,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了计划生育政策咨询,优生优育咨询,生殖保健咨询等服务,同时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大阳岔镇  杨 娜)

  ▲区经济局加强域内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改工作力度。一是成立4个综合督查组,针对域内所负责的工业企业进行排查督导,共排查企业47户。二是对移动、电信、联通、民爆公司火药库等企业开展新一轮复查工作,对于在整改措施及安全措施方案的制定上没有达到要求的部分单位,及时开展指导和协助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区经济局  李学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