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专题栏目

江源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3-12-31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江源信息《第七期》

  一是严格执行煤矿企业停产整顿指令。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积极采取抽查、夜查、区域巡查等方式对煤矿企业停产整顿工作进行督促检查。通过询问包保工作人员、检查煤堆迹象、查阅井下井上监控录像、查阅矿产品签证站出入车监控录像等方法,确保煤矿停产整顿各项指令落实到位。同时进一步强化人车(或绞车)上锁,停供并收缴封存火工品,严格控制入井通风和排水人数,严查入井记录等工作。截至目前,在督导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煤矿企业违规生产行为和利用井下维护借机产煤情况。

  二是对包保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严格采取每个煤矿企业都有一名区级领导包保,并有2名包保人员、1名行管人员和1名公安干警入驻煤矿企业24小时全天值守等超常规举措,彻底将煤矿企业违规生产意识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强化督查巡视组的巡查力度。区人大、区监察局、区督查办分别牵头组成三个督查巡视组,对全区煤矿停产整顿和包保人员履职情况进行分片巡查和交叉检查,对包保工作不到位、不达标单位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通报,并严格责任追究。(区安监局  宋启国;区政府办  鞠晓东)

  区农业局积极推进第二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

  一是狠抓产业发展,推动涉农项目建设。按照“退粮进特”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继续扶持农民发展“菌、药、菜、果、牧”等产业。积极构筑“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新格局。狠抓粮油高产、阳光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生物预警等项目建设,继续施用农村户用沼气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完善合作联结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鼓励各村积极上项目,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根据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以市场调节机制为手段,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支持合作社联合。对利益联结机制好,带动功能强的合作社,优先申报国家、省级示范合作社,争取国家、省财政的支持,扶持其发展壮大。

  三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冬春”大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专项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专业素质。在不断培育各级龙头企业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和品牌建设,组织域内企业开展农超、农商对接,提高我区农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区农业局  魏桂军)

  区司法局四项举措加强警车管理工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司法所、处和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警车整治的组织、督查工作,加强警车管理。

  二是完善制度。按照《江源区司法局警车管理规定》,严格界定警车使用人员、范围,明确责任追究办法,严禁警车及警车牌证外借。建立警车固定停放点登记制度,每辆车辆必须报备,强调非办公时间车辆必须停放在固定停放点,杜绝停放混乱和公车私用现象。

  三是加强学习。对驾驶人员进行交通法规教育和车辆事故警示教育,统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江源区司法局警车管理规定》,将重点条款制成卡片,要求驾驶人员随身携带,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文明驾驶意识。

  四是确保落实。局办公室严格督察车辆使用情况,重点检查酒后驾车、乱停乱放、公车私用及非工作日车辆停放情况,将违规人员进行通报,并实行诫勉谈话,确保警车的合法、合理使用。(区司法局  于惠杰)

  区编办多措并举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一是科学制定编制使用计划。计划五年内明确一百名专项事业编制用于引进人才,以满足我区各单位对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同时,针对各部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合理调配编制资源,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是加大对基层编制使用计划倾斜力度。在加强编制总量控制、规范编制使用管理的基础上,优先保证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发展。针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改革之后,基层卫生单位人员未落实的情况,对镇街适量补充人员,改善镇街事业人员结构。

  三是不断整合事业机构编制资源。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认真抓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加大对教育、卫生等部门的专题调研,了解其人员编制、人才结构方面的情况,在“控”字当先的态势下,合理调配好编制资源,建立健全“控制编制但不控制人才”的编制使用机制。(区编办  王金芳  林立润)

  区计生局全力做好部门信访工作

  一是创新信访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做到热情接待,及时就地化解矛盾。完善《信访工作制度》、《信访工作人员职责》等规章制度,形成了接待、登记、审批、承办、处理等一整套工作模式,并专门设立了举报电话。

  二是源头治理。组织党员干部下访,深入基层,广泛了解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找准问题症结,做好妇女到服务站接受服务工作。

  三是实行“三公一透”新举措。即: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在镇街和行政村的政务公开栏张贴计生相关工作流程和联系方式,使群众接受服务和反映问题的渠道更加透明、快捷、畅通。

  四是开展“12字工作法”。即:“排查走访、倾听意见、优质服务”,变“猛一抓”为“经常做”,彻底改变过去搞“突击”活动的做法,从源头上根治隐患,基本实现计生工作“零信访”。(区计生局  刘培花)

  区法院积极打造优秀法警队伍

  一是抓思想教育,打造学习型警队。坚持政治建警,将政治思想学习、业务学习与交流讨论紧密结合,联系自身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抓科技兴警,打造创新型警队。建立多功能的电子监控系统,改善法警物质装备,实现法警办公自动化。实行法警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增强法警做好群众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创建新型警队。

  三是抓职能履行,打造服务型警队。进一步增强警务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主动性,为审判、执行提供全方位、全程的警务保障服务,确保审判、执行法官及诉讼参与人的人身安全,维护法律严肃性和司法活动的权威性。(区法院  张 美)

  石人镇“三个有力”助推农村三委换届工作

  一是迅速行动,及时安排,组织领导有力。及时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任组长的“三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了全镇“三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确保了“三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明确目标,强化督导,任务落实有力。下发《石人镇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确保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换届任务,并专门成立了换届选举风气督查组,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三是全面摸底,提前介入,问题解决有力。结合开展调查摸底和分类定级工作,摸清各村的具体情况,对于干群矛盾比较突出、以往选举中问题比较多的村提前派驻工作组,对可能影响和破坏换届选举的重大隐患和已经出现的苗头,明确责任部门、包案领导和解决时限,力争矛盾化解在基层。(石人镇  尹 慧  冯 硕)

  大石人镇全面推进作风建设

  一是抓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围绕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履职、守纪等方面,分别制定大石人镇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社区、站办所改进工作作风制度,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确定科学的考核内容,加大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跟踪考核力度;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在全镇上下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纪律,开展“正风肃纪”行动。镇纪委组织抽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重点对公款大吃大喝、相互宴请、公车私用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督查情况定期通报。对领导干部婚丧嫁娶等行为从严规范。

  三是抓学习,努力建设“六型”机关。大力实施“植根工程”,通过专题学习、座谈讨论、领导干部授课、干部自学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纪律、党性党风、廉洁从政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全局意识、廉洁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全镇各村(社区)、站办所积极开展创建“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六型机关活动。

  四是抓落实,开展“四查四看”活动。各部门以“四查四看”为主要内容,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做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持实事求是,决定工作思路要符合镇情,制定工作目标要切合实际,认真履行干部职能,全力推进大石人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大石人镇  王笑言)

  【简  讯】

  ▲1-5月份,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缓增长态势。但由于受煤矿停产、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自3月份以来,呈逐月下滑趋势,3月份增幅为23.5%、4月份增幅为19.5%、5月份增幅为14%。

  (区经济局  李学焘)

  ▲区工业经济开发区在“全国助残日”积极开展助残帮扶活动,深入包保帮扶对象家中,询问生活现状、协调解决生活困难,并送去慰问金500元。(区工业经济开发区  张洪才)

 


责任编辑: